2014年1月6日 星期一

南安商報:南安人自己的報紙

“还有吗,再给我一份,我要珍藏起来……”28日,本报将100多份27日见报的特刊送到市人民会堂,到场的海内外乡亲争相拿报,短短10多分钟,报纸被“一扫而空”。
    “博士后的专版在第几版?”82岁的南京技经委离休干部陈专山刚一落座,就开始寻找博士后专题版。
    “看到这些材料,就回想起当年。”2005年,南安要成立博士后工作站,当时陈专山利用他在南京科技委部门的资源,把成立博士后工作站的规章、制度等材料发回南安。当年,他还被南安聘为科技顾问团顾问。
    “版面编得很好,内容囊括了南安所有特色,很值得收藏。”陈专山指着博士后的专题版面说,“会议结束后,我要把这份报纸带回南京留给后代看。”
    “今天报纸的分量很重!”当日,在福建永安从事中式连锁餐饮的曾华雄一拿到报纸,便用手掂量一下。他是《南安商报》的忠实读者,看《南安商报》是他每天的“必修课”。
    曾华雄说,《南安商报》从4版扩展到8版,就是一个突破,这次的特刊更是如此。“特刊的内容很丰富,涵盖城市、民生、医疗、教育的发展,展示了南安改革开放35年来日新月异的发展进程。”
    泰国南安商会副会长蔡伟才看到家乡的报纸后很高兴,立即用随身携带的iPad拍下《南安商报》头版,并将图片传到“泰国南安商会”的微信群,让其他没法回来参会的华侨,共同见证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刊内容很有吸引力,资料也很齐全,我打算将它作为编写《南安人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趁大会休息期间,亞洲國際教育集團(AEA)創辦人叶潍鸣仔细地阅读本报特刊。叶潍鸣是在马来西亚的第4代南安人,每年回乡两次。“希望今后的《南安商报》能开辟一个国际版,让更多在外南安人了解家乡信息。《南洋商报》与《南安商报》仅一字之差,如若有机会,两媒体可共同合作。”
    来自香港南安公会的傅耀明认为,现在的读者越来越挑剔,《南安商报》应与时俱进,做更符合读者“口味”的报纸。“报纸可添加国内国际的经济分析,增加可读性,另外,可多增加评论,以及文艺、时尚、美食、旅游等副刊,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来自南京南安商会的许雨墨表示,特刊包罗万象,涵盖了各乡镇、各行业领域,她希望不仅仅在重大活动时能看到这些,在平时报纸也应多报道一些关于乡镇、南安的建设情况,将南安的产业、经济发展情况呈现出来,吸引更多乡贤回乡创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