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22日16:11 來源:綜合
http://www.ccea.com.tw/archives/3994
中國高等教育將發生革命性調整。2000年後近700所“專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將逐步轉型,做現代職業教育,重點培養工程師、高級技工、高素質勞動者等。2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已就此做出決定,相關政策性文件即將出台。
3月22日上午,2014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在演講中談到中國教育結構調整和現代職業教育時如此透露。
據魯昕介紹,中國現有近2500所高等院校,改革完成後,將有1600~1700多所學校轉向以職業技術教育為核心;同時,在培養模式上,這些高校將淡化學科,強化專業,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
調整的重點是1999年大學擴招後“專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這些地方高校,將逐步轉型做現代職業教育。如此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比重將從現有的55%提高到70%—80%。
據魯昕介紹,今年2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已通過“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即將公佈。今後,中國將以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係為突破口,對教育結構實施戰略性調整,而這一調整集中在高中和高等教育階段。
她指出,中國首先將建設一個以就業為導向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從教育模式、教育機製到人才培養模式,均以就業為導向。簡單來說,是“學中做、做中學”。其次,建立系統化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體系,目標是面向生產一線培養以技術為基礎的技能型人才。
魯昕強調,今後將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用市場的力量來辦學。今後,各類職業學校可以實行股份制、混合所有製,讓教師和企業管理人才、校長和企業CEO可自由轉換身份,打造靈活的辦學體制。
據她介紹,中國當前的職業教育是個“斷頭橋”,培養出的技術技能人才,學制短,不能繼續攻讀更高學位。今後,中國將搭建人才培養的“立交橋”,讓學生可以從中等職業一直學到專科教育、到本科教育到專業碩士,甚至專業博士。
以下為演講實錄:
魯昕:很高興基金會在這裡邀請教育部,尤其是邀請我參加這個論壇的這段的發言。
在中國建設現代職教教育體系,解決就業結構性矛盾的重要舉措,其實現在職業教育,在世界、在發達國家,在歐盟國家,已經不是很新鮮的一件事,但是在中國的教育結構當中,恰恰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麼大家知道,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出了就業的優先戰略,並提出今年的就業目標叫一千萬,那麼我們的失業率控制在4.6%之內,需要教育與增長、與就業之間建立一個積極促進的關係,那麼我們事實上怎麼樣呢,距離這個關係和目標的實現,從教育角度還有一定的差距。
首先從教育角度看,我們每年新增的勞動力供給和需求的形勢是這樣的,我們大約每年出生1700萬人,每年就業市場應該容納的勞動力、新增的勞動力1700萬,1700萬當中,受到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畢業的孩子,大概是在1400萬左右。那麼大學生是700萬左右,在這些大學生當中和中等職業教育裡面,受到職業教育的應該有1100萬,那麼從需求來看,新增長勞動力的結構性矛盾非常突出,大家都知道。短期來看,突出的一個重要矛盾它的表現就是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和市場上所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供給不足的矛盾,這個矛盾是比較突出的。我們每年畢業很多大學生,我現在只講大學生,去年畢業了699萬,但是我們的就業率才達到77.4%,我們也搞了一個調查,就是說2011屆大學生有14%處於低就業狀態,月收入佔了25%,屬於比較低的。企業,尤其產業升級,產業轉型,站在第一線的技術技能人才相對短缺,而且短缺的比例是市場需要兩個、我們只能提供一個。
中長期來看,產業加速轉型和高技術的技術型的人才匱乏的矛盾也非常突出。
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正處於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當中。那麼轉型升級的過程,需要勞動力素質的提高,是什麼樣素質的提高呢,是站在生產一線,尤其現代企業是啞鈴型的職工結構。一面是研發人員,中間是生產一線,後面是銷售服務人員,我們的教育和現在這種企業的人力資源結構的需求現在還有一定的差距。那麼一線需要的勞動者,最近我在這裡引用蔡昉所長曾經做了一個對比,說中國到底缺不缺大學生,我們到底大學生多了還是少了,我們每年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大概在700萬左右,我們接受中等職業教育還有800萬,這是1300萬,當然接受中等職業教育的學生的就業率很高,是95%。那麼其中高等教育就業率77%,這個數字大家都比較清楚。那麼我們大學生到底多還是少了呢,這裡面有一個對比。在農業領域,大學畢業生就業的,中國是0.6%,美國24.6%,製造業中國10.3%,美國30.6%,交通業,中國10.8%,美國27.1%,商貿業11%,美國28.6%,表明我們高等教育的人數沒有多、沒有過剩,現在的問題是結構性的問題,我們培養什麼類型的人,辦什麼類型的大學非常重要。核心就是就業問題,06年金融危機以來,一些發達國家,尤其是在金融危機當中沒有倒下的國家,一個重要的經驗就是它的教育結構非常符合他們的產業的結構。和產業結構對接的很緊密,我們看了一組數據,失業率比較高的國家,特別是教育結構出了問題,和產業結構產生了差距,不對接。失業率低的國家,德國、瑞士、還有歐盟的一些其他國家,荷蘭、包括奧地利,那麼也包括美國,用學院的方式來進行加大職業教育類型的培訓和培養,所以我們認為這組矛盾主要還是教育結構的問題,它的現像是教育結構,其實是高等教育和教育類型的一個問題。那麼職業教育,在很多市場經濟成熟的國家,尤其是實體經濟比較強大的國家,產業升級很大的國家,我們稱之為核心競爭力在全世界前10位的國家,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就是它的教育類型、職業教育作為一個類型,它佔的比重很大。人力資源結構當中,德國占了78%,學術型的佔了22%,瑞士是佔了82%,學術型的佔了18%,是這樣一種人力資源結構支撐了它的經濟結構,還有實體經濟有了這樣的不可摧跨的發展,可以不斷提升。
那麼解決這個矛盾的核心是什麼,中國解決就業結構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什麼呢,我們認為是現代職業教育,所以我們把職業教育前面加現代兩個字,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這是一個完整的話。為什麼叫體系,現代職業教育不是傳統職業教育,現代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是叫技術技能型。我們原來講職業教育,只講技術、技能。隨著我們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產業升級這個現狀來看,技能以技術為基礎的,中國政府明確提出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的人,叫技術技能型,技術技能型有三種人,第一類是工程師,第二類是高級技工,第三類是高素質勞動者。那麼最近在上個月26號,國務院已經通過了一個決定,叫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那麼這個決定事實上解決了教育改革以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為突破口,實行中國教育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那麼這個結構在哪一個層次調整呢,在高中階段和高等教育階段,大學階段進行戰略性調整。那麼戰略性調整,主要包括五個方面。
一個是我們提出中國要建設一個以就業為導向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教育模式、教育機制,人才培養模式,以就業為導向。用中國人的話叫,學中做、做中學,那麼這個經驗、這個模式、這個機制,我們當然也藉鑑了德國、瑞士,當然也包括奧地利、荷蘭一些國家的經驗。當然我們也藉鑑了美國的經驗,搭起了中國的一個新的類型教育,叫做現代職業教育。這個教育的體系目標很明確,就業為導向,所以整個人才的培養模式全部變。
第二,建立系統化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體系。
那麼雖然產業升級,我們需要大量的站在生產一線的數以億計的工程師,高級技工還有勞動者,所以這個職業教育的定位就是為生產一線培養這樣的以技術為基礎的技能型人才。
第三,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貫穿體系建設全過程。
我們有2500所高等職業教育,我們1600-1700多所學校做這個類型的,以職業技術教育為特點的這樣的教育模式和教育類型,第一所有的高職的定位就不要錯位,不要淡化學科、強化專業。
第二,從普通高等教育來,第一我們99年以後升本的,因為中國的擴招大家都知道,是從2000年開始的,隨著擴招,一出現了700多所本科院校,就要轉型為技術技能型,那麼這700多所加上1000多所,大概有1700多所高等教育要做這個類型的教育。就使得我們人才培養的結構發生重大的變化,這個變化的比例就由現在55%,普通本科,55%的模式是非技術技能型的,要接近到70%、80%,這就是重大調整。
那麼這個調整要和企業合作辦學。像德國學習、瑞士學習,美國設計學院做的也很好,當然美國有很多高等院校做的也很好,我們強調的是跟企業的生產一線學習,把研發中心放到學校,把學校的培養放到企業。
第四是構建開放內外銜接的人才成長立交橋。
大家知道中國的教育、傳統的教育和現代教育現狀,職業教育是一個斷頭橋,沒有立交橋,所以很多人說培養出的技術技能人才,學制短,第二沒有希望,我們搭建的這個立交橋,從中等職業教育到專科教育到本科教育到專業碩士,以至於專業博士,那麼計算起來如果說我們像德國一樣,像瑞士一樣,從16歲開始因材施教的話,那麼到21歲,他可以有7年的時間學技術技能教育,那麼我們想像培養出的人才就相當符合生產需要,事實上中國這些年綜合現代交通業的發展,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旅遊業的發展,還有物流業的發展,還有信息服務業的發展,都是職業教育貢獻的人才。這些年,從10年開始我們貢獻了5000萬人才,如果沒有這個職業教育,我們這些產業難以發展,我們5000萬孩子們也無法就業。
第五,我們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用市場的力量來辦學。我們提出可以實行股份制、混合所有製,教師和企業、校長和CEO之間可以相互交流,相互認知,這是一個非常靈活的辦學體制。首先我們對這類學校進行產權制度改革,產權結構和分配機制都發生變化。我們的院系主任可以做教師、可以做教授,也可以到企業做人力資源部的部長,我們的校長可以做校長,同時也可以到企業做CEO,這就是我們設計這個體系,這個體系已經經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通過了,我們最近就要公開。
那麼圍繞著五個方面我們重點推進教育領域的四個方面的改革,第一是高考制度的改革。
中國的高考我們正在即將出台一個方案,兩類人才、兩種模式高考。
第一種模式是技術技能人才的高考,技能加文化知識,在高中階段,16歲就可以選擇你未來發展的模式。當然不管你選擇的是什麼模式,你都可以實現你的人生目標。
第二種高考就是現在的高考,學術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學術型人才的高考要分開。
我們去年用六種渠道解決高考的起步問題,去年用第一種方式高考,我們有140萬孩子進入了這個類型的教育。這140萬的孩子,還有三年畢業,我相信他們一定會找到相當好的工作。
第二,我們要把現有的職業院校的水平提高。要解決中職、高職銜接的問題,我們希望3+3六年學制,我們也希望從16歲開始進行五年制培養,我們也希望5+2等等多種模式,主要是解決職業教育學制太短,不能夠系統地學習知識,不能夠系統地掌握技能的問題,這是我們要做的第二點。
第三,我們要做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實行轉型。向應用技術型轉,向職業教育類型轉。最近我們已經成立了聯盟,這個聯盟報名極其踴躍,我們現在已有150多所地方院校,報名參加教育部的轉型改革。
那麼我們堅信如果你的就業率,你這個學校的就業率永遠在60%、50%左右,這個學校一定倒閉,如果你的定位不准,你這個學校一定倒閉,我們希望用市場的力量決定你倒不倒閉,現在很多地方院校看到自己未來的方向,所以也贏得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讚賞。所以這個轉型,我們現在已經推出了,這600多所院校轉型。什麼概念呢,我們國家普通高等院校是1200所,600多所正好佔它的50%,那麼這50%類型就變了,淡化學科、強化專業,我們按照企業的需要、按照崗位來對接。
第四項就是堅持職業教育,面向人人,我們要增強職業教育的包容性和開放性。我們職業教育不僅要進行學歷教育,更主要的是進行培訓,職業教育不分年齡段,不分時間,不分學習時間、不分學習模式、不分學習的機制,什麼樣的人都可以學,我們將大學畢業生沒有技能的可以回來培訓,我們將退役轉業軍人,還有農民工,全部納入這個職業教育體系,進行不同年限、不同職業組合的培訓,有的可能是三個月,有的可能是擇業培訓,有的可能是技能培訓等等。
總之,我們想通過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來解決中國教育結構調整和改革問題。
那麼調整教育結構的目的是什麼呢,是解決就業結構性矛盾,因為每年1700萬孩子,不管讀什麼書都要就業,怎麼解決增量勞動力進入勞動力市場之後可以找到工作,通過教育部具體的四項改革,最終使我們的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要符合市場需求的結構,我們的課堂、我們的教材,我們的教法,我們的老師,所有的觀念都要緊緊圍繞市場,從而解決就業增長與就業的包容性的問題。那麼也希望各位關注中國的職業教育發展,我相信這個文件出台之後,再過三年看中國的高等教育,它的結構就會更加合理,那麼就業的結構性矛盾就會得到很大的緩解。
謝謝各位。
文章出處:搜狐教育
2014年4月28日 星期一
鼓勵沙學生赴華選修學科 中國升學
亚洲国际教育学院(AEA)
电话: 03-3324 9870/012-372 9870
邮箱: aeamalaysia@hotmail.com
面子书: Aea Malaysia
地址: 22-2, Lorong Batu Nilam 4B, Bandar Bukit Tinggi, 41200 Klang, Selangor.
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
Nanyang Edufair 2014 徵稿
**FOR PUBLICS
《圓夢啟示錄》前言
人生是一場夢之旅,有些夢在中途破滅或被遺忘,有些夢歷經風霜雨露,終於撥開雲霧見月明。
2014“夢想高飛”南洋教育展專頁創設《圓夢啟示錄》誠邀各界人士,分享圓夢的心路歷程,讓正要揚帆啟航的中學生有所啟發。無論大夢小夢,圓夢的過程少不了堅持的理念和愈挫愈勇的鬥志。最重點的是:無論走得多遠,莫忘初心。
歡迎來稿分享,只須將短文(300字左右)及附圖一張,電郵至aeataiwan59@gmail.com,深有啟發的圓夢歷程,將會轉載于《南洋商報》和《中國報》,啟發更多讀者。
人生是一場夢之旅,有些夢在中途破滅或被遺忘,有些夢歷經風霜雨露,終於撥開雲霧見月明。
2014“夢想高飛”南洋教育展專頁創設《圓夢啟示錄》誠邀各界人士,分享圓夢的心路歷程,讓正要揚帆啟航的中學生有所啟發。無論大夢小夢,圓夢的過程少不了堅持的理念和愈挫愈勇的鬥志。最重點的是:無論走得多遠,莫忘初心。
歡迎來稿分享,只須將短文(300字左右)及附圖一張,電郵至aeataiwan59@gmail.com,深有啟發的圓夢歷程,將會轉載于《南洋商報》和《中國報》,啟發更多讀者。
**FOR STUDENT
《夢想高飛》學生徵文比賽
人因夢想而偉大,從美國夢、中國夢,到馬來西亞夢,這是個懷抱夢想、努力圓夢的年代,而高等教育正是邁向圓夢之路。無論你選擇了傳統的熱門科系,或技職、電腦科系,只要有夢,並付出努力,必有圓夢的一天。
歡迎學生在這裡分享你所懷抱的夢想,以及邁向圓夢的努力,文長300字左右,有配圖為佳。主辦單位將每兩周遴選10份優秀作品將刊于《南洋商報》及《中國報》,而每月最佳作品將獲得現金100令吉的獎勵。徵文比賽從5月開始至10月截止。
人因夢想而偉大,從美國夢、中國夢,到馬來西亞夢,這是個懷抱夢想、努力圓夢的年代,而高等教育正是邁向圓夢之路。無論你選擇了傳統的熱門科系,或技職、電腦科系,只要有夢,並付出努力,必有圓夢的一天。
歡迎學生在這裡分享你所懷抱的夢想,以及邁向圓夢的努力,文長300字左右,有配圖為佳。主辦單位將每兩周遴選10份優秀作品將刊于《南洋商報》及《中國報》,而每月最佳作品將獲得現金100令吉的獎勵。徵文比賽從5月開始至10月截止。
Jerry Yap 葉濰鳴
亞洲國際教育研發機構創辦人兼總裁
敬邀
2014年1月6日 星期一
南安商報:南安人自己的報紙
“还有吗,再给我一份,我要珍藏起来……”28日,本报将100多份27日见报的特刊送到市人民会堂,到场的海内外乡亲争相拿报,短短10多分钟,报纸被“一扫而空”。
“博士后的专版在第几版?”82岁的南京技经委离休干部陈专山刚一落座,就开始寻找博士后专题版。
“看到这些材料,就回想起当年。”2005年,南安要成立博士后工作站,当时陈专山利用他在南京科技委部门的资源,把成立博士后工作站的规章、制度等材料发回南安。当年,他还被南安聘为科技顾问团顾问。
“版面编得很好,内容囊括了南安所有特色,很值得收藏。”陈专山指着博士后的专题版面说,“会议结束后,我要把这份报纸带回南京留给后代看。”
“今天报纸的分量很重!”当日,在福建永安从事中式连锁餐饮的曾华雄一拿到报纸,便用手掂量一下。他是《南安商报》的忠实读者,看《南安商报》是他每天的“必修课”。
曾华雄说,《南安商报》从4版扩展到8版,就是一个突破,这次的特刊更是如此。“特刊的内容很丰富,涵盖城市、民生、医疗、教育的发展,展示了南安改革开放35年来日新月异的发展进程。”
泰国南安商会副会长蔡伟才看到家乡的报纸后很高兴,立即用随身携带的iPad拍下《南安商报》头版,并将图片传到“泰国南安商会”的微信群,让其他没法回来参会的华侨,共同见证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刊内容很有吸引力,资料也很齐全,我打算将它作为编写《南安人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趁大会休息期间,亞洲國際教育集團(AEA)創辦人叶潍鸣仔细地阅读本报特刊。叶潍鸣是在马来西亚的第4代南安人,每年回乡两次。“希望今后的《南安商报》能开辟一个国际版,让更多在外南安人了解家乡信息。《南洋商报》与《南安商报》仅一字之差,如若有机会,两媒体可共同合作。”
来自香港南安公会的傅耀明认为,现在的读者越来越挑剔,《南安商报》应与时俱进,做更符合读者“口味”的报纸。“报纸可添加国内国际的经济分析,增加可读性,另外,可多增加评论,以及文艺、时尚、美食、旅游等副刊,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来自南京南安商会的许雨墨表示,特刊包罗万象,涵盖了各乡镇、各行业领域,她希望不仅仅在重大活动时能看到这些,在平时报纸也应多报道一些关于乡镇、南安的建设情况,将南安的产业、经济发展情况呈现出来,吸引更多乡贤回乡创业。
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新年快樂 闔家安康~
AEA感謝一路有您的陪伴
AEA將一如既往兢兢業業、與您共創輝煌
值此新年來臨之際,像您獻上最真摯的祝福
新年快樂 闔家安康
JerryYap CEO
Asia Educational Academy Malaysia(AEA)
暨
亞洲國際教育集團 全體同仁 敬上
Happy New Year !
Happy New Year !
We wish you have a great new year!
--
JerryYap Asia Educational Academy Malaysia(AEA) CEO
暨
亞洲國際教育集團 全體同仁
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亞洲管理顧問呼籲本地企業開拓新疆市場
光華日報
2013年05月21日 05:44
(吉隆坡21日訊)亞洲管理顧問集團首席執行員葉濰鳴表示,大馬産品在中國新疆廣受歡迎,因而呼籲中小型企業踴躍開拓當地穆斯林市場,增加公司進賬。
葉濰鳴透露,由於當地商機無限,預計當地市場可為公司帶來25%營業額貢獻。
他補充:“無論什麼公司,只要商品品質良好,在當地營造100萬令吉銷售額並不難。”反映出當地擁有極佳消費能力。
他說,新疆面積相等於大馬的5倍,當地人口多達2000多萬人,當中,穆斯林人口占了80%。
“新疆蘊藏許多商機,當中,基於當地邊界接近北歐,倘若商家有意把商品拓展至北歐國家,選擇新疆為轉折點,將可有效降低運輸成本。”
據葉濰鳴透露,新疆毗鄰包括巴基斯坦、俄羅斯、印度、阿富汗和蒙古等等。
他與大馬出口商協會(MEXPA)總秘書許泗楨,及城市運輸連結私人有限公司董事陳義雄出席“2013中國新疆旅遊商品國際博覽會”記者會時,這麼指出。
葉濰鳴也透露,新疆與海岸距離甚遠,建議商家引進冷凍海鮮入當地市場。
然而,陳義雄坦言,許多首次進軍中國史上的本地商家,均會出現碰壁,因此,希望有意參與“2013中國新疆旅遊商品國際博覽會”的商家,可在事前提交所需檔案予主板單位,讓他們有充足時間進行檢驗。
“許多商家都習慣性在最后一分鐘才提交商品和檔案,致使時間緊迫。”
有鑒於此,陳義雄重申,希望參與者可預早提交商品和檔案,避免阻礙進軍中國市場的良好時機。
但他補充,商家在累計數次經驗后,把商品出口至當地是不成問題的。
針對此事,許泗楨表示,參展的企業可向馬來西亞外貿促進局(Matrade)申請1萬令吉獎掖。
“每家公司均可在每一年,向馬來西亞外貿促進局申請10萬令吉獎掖,唯,只有私人有限公司和該局成員才能申請上述優惠。”
無論如何,他透露,配合這次的博覽會,他們將安排商家與馬來西亞外貿促進局負責人會面,以讓商家了解更多詳情。
葉濰鳴指出,此次的博覽會共有500個展位,主要售賣清真産品為主,其余産品包含民族工藝品、時尚用品、戶外用品和寶石等等,預計可吸引20萬人出席這項盛會。
他補充,在20萬人內,本地人占了15%。
他希望,大馬商家可引入具有大馬特色的商品進入當地市場,如傢具等。
“亞洲管理顧問集團冀望可吸引25個商家(中小型企業為主)參與這次的博覽會;目前,共有6家企業確定參加。”
他說,雖然截止日期為本月杪,但他有信心可吸引25個商家參與。
“2013中國新疆旅遊商品國際博覽會”將在8月16日至20日間,於新疆克拉瑪依市隆重引爆。葉濰鳴說,參與者將在13日出發,並受安排與當地省、區政府進行交流,並在20日往返大馬。
去年,該展覽的參展單位達320家,418個展位出示,參展人員超過1600人,吸引14萬1000名遊客出席,會展交易額高達3600萬人民幣。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葉濰鳴:學習新技術回國貢獻‧盼更多學生往中台留學
2013-12-21 12:45
|
星洲日報
星洲網
|
2013-12-20 16:47 http://news.sinchew.com.my/topic/node/417380?tid=751
中國與臺灣的大學代表團與星洲日報代表合照。左起為劉崑昇、林葳、楊雪、鄭輔仁、江瀅、朱明媚、陳金泉、項彥勇、郭景致、黃曙東、董海榮、黃佩珍和emily。(圖:星洲日報)
(八打靈再也20日訊)亞洲國際教育集團總裁葉濰鳴表示,他希望能穿針引線,鼓勵更多本地學生前往中國和臺灣升學,修讀科技性與技術性的學科,學成后回來大馬發展。
他今日邀來6所中國與臺灣的大學代表,包括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華夏技術學院、南榮科技大學和東南科技大學,蒞臨星洲日報交流,獲星洲日報總經理(企業公關及業務促進)陳金泉和企業公關及業務促進高級經理劉崑昇接待。
葉濰鳴強調,大馬學生到中國與臺灣學習新技術后,可將該技術應用在發展國內的相關領域,甚至參與國際工程。
他舉例,學習鐵路和物流管理的學生可協助改善國內的鐵路交通系統,也可參與泛亞鐵路的建造工程。
物業物流管理人才搶手
“目前在鐵路建造方面的人才依然不足,國內也需要更多物業和物流管理的人才。”
他認為,大馬學生的三語能力非常適合在該領域發展,因為他們不會面對語言溝通上的困難。
中國和臺灣大學的代表團對于《星洲日報》新聞標題使用繁體字而內容使用簡體字表示贊賞,葉濰鳴則指馬來西亞的報紙“很厚”,不如臺灣輕巧。
提供獎助學金
各大學的代表也利用簡短介紹大學本身的特色,包括專注在航天領域或鐵路交通領域的大學,還有提供各種實用和技術性強,可直接就業的學科的大學。
臺灣的2所科技大學和即將在明年升格大學的華夏技術學院,不僅為外籍學生提供全免或半免的獎助學金,并強調,即使是成績中等的學生也能前來學習一門實用的手藝。
邓章钦:选科勿“功利主义” 扩大中学生兴趣发展
2013-12-22 09:58
http://www.nanyang.com/node/587662?tid=460
中国大专学府代表及亚洲国际教育集团总裁叶潍鸣(左五)在签署协议后和邓章钦(左六)及本报代表沈小珍(右五)合影。左起为:李俐泉、赵妍、胡东晔、汪滢、郭奕顺、朱明媚、罗军、张继东。
http://www.nanyang.com/node/587662?tid=460
中国大专学府代表及亚洲国际教育集团总裁叶潍鸣(左五)在签署协议后和邓章钦(左六)及本报代表沈小珍(右五)合影。左起为:李俐泉、赵妍、胡东晔、汪滢、郭奕顺、朱明媚、罗军、张继东。
(吉隆坡21日讯)雪兰莪高级行政议员拿督邓章钦建议教育部修改教育制度,让学生在中学阶段了解自己的兴趣,接触更多不同的知识,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科系,以扩大发展方向。
了解细分化专业领域
他认为,教育部需办更多活动以提高学生对各领域的认知,接触更多大家所不知道的细分化专业领域。
“教育部应办更多活动,让学生了解各个行业里细分化的详情。
例如念医科,不一定要成为医生,也可以选择成为专业看护等其他和医学相关的职业,突破传统认知范围。”
他今天在为《南洋商报》与《中国报》联办的“2013年南洋教育展”主持开幕后,向记者这么说。
邓章钦也说,时下的家长在选择科系时往往都会带着“功利主义”为第一考量,他对此感到失望,并认为这样会扼杀孩子的兴趣发展。
“家长应该扩大认知范围,不要局限在传统的‘功利主义’里。
家长在协助孩子选择科系时,应以孩子的兴趣和能力为主要考量,不要一味追求哪个职业最赚钱,唯有这样,我国社会发展才会健全。
“在一个进步的国家里,每一个领域都要有足够的尖端人才,这样才能塑造健全的国家。
中台科技大学 不同学科选择
邓章钦说,“南洋教育展”吸引许多来自中国和台湾的科技大学参展,为学生展示与众不同的学科选择。
他说:“南洋教育展展示了许多以中文为媒介的高校,如中国、台湾等地的大学,让家长和学生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欧美升学地区,也可以考虑把孩子送到更邻近的国家升学。
“许多家长在认知方面都有差,以前的年代升学选择不多。如今已有许多细分学科,如宇航、航空等鲜为人知的专业,因此,家长应该和孩子一同前来参展以打开眼界,突破传统认知。
“届时,家长及学生会发现原来世界那么大,还有那么多的学习选择。”
沈小珍:开拓技职教育 培育多方位人才
《南洋商报》业务发展经理沈小珍,“南洋教育展”的理念是“好学生找到好学校,好学校培育更多人才”。
她说,除了传统学科外,技职教育的开拓也相当重要。
她在开幕礼致词时说,“南洋教育展”是大马唯一一个由中文媒体主办的高教展,今年更邀请《中国报》成为联办单位。
沈小珍说:“本报秉持着已故创办人陈嘉庚‘以商养文’的精神,办报的同时也不忘推动文化教育。”
沈小珍感谢亚洲国际教育学院积极推展,由中国、大马和台湾拼凑而成的“两岸三地的技职教育版图”,为搭建国际友好桥梁奠定基础。”
此外,中国和台湾高校的代表在邓章钦的见证下,和《南洋商报》及亚洲国际教育集团签署协议,以支持南洋教育展,搭建三地的教育与文化交流平台。
出席者包括《南洋商报》广告市场经理郭奕顺、《中国报》广告营业经理李俐泉、亚洲国际教育集团总裁叶潍鸣、来自中国的北京理工大学国际学生中心主任汪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汉语培训中心主任朱明媚、北京交通大学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留学生招生主管罗军、大连理工大学主任张继东、哈尔滨工程大学项目主管赵妍及上海中医药大学主任胡东晔;以及来自台湾的岭东科技大学国际与两岸交流中心主任邱一峰、景文科技大学教务处招生中心主任许嘉仁、华夏技术学院校长严文方、辅英科技大学研发处展出研发长蒋立中、南荣科技大学主任秘书沈浩宇及东南科技大学中心主任郑辅仁。
教育展设幸运抽奖 机票平板电脑待赢取
《南洋商报》及《中国报》联办的南洋教育展掀开序幕,凡1994至1997年出生的学生,有机会赢取飞往美国洛杉矶的机票,或是三星平板电脑。
这是教育展主办的幸运抽奖活动,在教育展现场询问摊登记,即有机会赢取丰富的奖品。
头奖:由南方航空提供的槟城洛杉矶经济舱往返机票一张(1份)次奖:三星Galaxy Tab310.1(3份)三奖:三星Galaxy Tab38.0wifi(1份)此外,入场免费的南洋教育展,也赠送《升学情报2014年》特大号刊物给公众。
本届教育展有来自本地、中国及台湾的45家高校参展商组成,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一站式高等教育资讯,让学生掌握更多升学管道讯息。
同时,南洋教育展也提供升学规划工作坊及蔡美金老师的职业兴趣取向测试,让学生了解本身的兴趣和能力后,再选择适合自己的大专和科系。
讲题:升学抉择工作坊
主讲人:升学情报辅导中心主任叶福兴
中三开始规划升学路
主讲人:升学情报辅导中心主任叶福兴
中三开始规划升学路
升学情报辅导中心主任叶福兴提醒欲升学的学生,勿待大马教育文凭成绩出炉才决定选修的科系,反之应预先从对工作的期待及个人兴趣与人格特质开始规划,寻找适合本身的发展空间,关键是先了解自己。
他说:“要减少中学毕业后的迷茫,应从中三开始规划升学路线,否则会因冲动而犯错。有些学生不是不聪明,而是他们将自己摆在错误的位置。”
他今日主讲“升学抉择工作坊”时,这么说。
让学生认清升学方向
叶福兴在开讲前分发每名观众一本手册,借由他一边讲解,观众一边在手册上做测验,经过个性来抉择职业范围,显示的测验结果只供测验者升学参考。
他说,辅导员不是算命师,测试结果只是让学生认清升学方向,最重要的还是回到学生本身主动立定目标。
“有关的测验结果分为6组的16个工作类型,思考能力强的,可选择政府公共事务、司法、法律与公共安全;有大爱的,可参与教育与训练、休闲与观光旅游、个人及社会服务;喜欢冒险的,可从事企业经营及管理、金融财务、行销、物流运输。
“具创意的,可加入艺文与影音传播、资讯工艺;不爱与人接触的,可选择天然资源、食品与农业、建筑营建、资讯工艺、制造;逻辑性强的,可参与医疗保健、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
他说,选择适合的职业领域后,需考虑从事职业的个人及外在因素,如是否符合本身的兴趣、能力、薪水、市场趋势等,这也是无可避免的现实考验。
选定职业才修读科系
叶福兴说,选择属意的大专院校时,须考量数个评估项目,包括该校开办的课程是否获得国家学术资格鉴定机构核准、是否获得专业单位的鉴定、讲师的教学素质、学术资格、流动性、每届毕业生的巴仙率及就业率、图书馆的藏书量等。
“最好是亲临该校参观,特别是在非开放日时,更能呈现该校真实的一面,应该避免只上网查询。”
专业科系难换跑道
他强调,应先选定职业来修读科系,否则很容易会“踏错车”,前提是父母有足够的预算来供学费,除非是一些各大专院校都排队提供奖学金的优秀生。
“虽然大多科系毕业生可转换跑道,但一些专业科系如医生及律师等则不能。”
他分析,在外国及私人大学深造的途径,可透过A水平、大学基础班、外国预科班等,而欲进入本地大学,可经由大马高级教育文凭,及本地大学先修班。
讲题:台湾科技大专优势
主讲人:台湾辅英科技大学研究发展处研发长蒋立中博士
台湾大学强调专业务实
主讲人:台湾辅英科技大学研究发展处研发长蒋立中博士
台湾大学强调专业务实
台湾辅英科技大学研究发展处研发长蒋立中博士说,台湾科技大专强调学生毕业就有能力就业,同时台湾许多科系尤其是工程类的都受到国际认可,是台湾升学的一大优势。
他今天在“台湾科技大专优势”讲座会上说,台湾大学强调专业务实、理论与应用,让学生除了懂得念书以外,在毕业后也可以顺利找到工作。
蒋立中说:“台湾有两种大学,即普通大学及应用型大学。一般只要有‘科技’二字的大专,都为应用型大学。目前,随着时代的需求,以专业发展为主轴如医药类、工程类的应用型大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学费低廉
他提到,台湾科技大专在吸引学生方面有5个优势:第一,学费低廉。台湾教育部严格管制,大专院校不得调涨学费,在台湾升学一年的费用仅约1万令吉。第二,师资优越。第三,教学质量有保证。
台湾大学每4年都需接受教育部评鉴,在教育部的谨慎管制下,教学质量有所保证。第四,国际接轨。
台湾大学积极参与国际认证,尤其是工程类教育,台湾高校的认证率位列世界前茅。第五,生活文化相同。
“选对专业,成就一生。学生们在选择科系时需注意两点。第一,需要选择未来市场需要的专业,而不是目前热门的科系。第二,选择可以给你带来特点的学校。因为,专业、特点、创新创意才是成就一生的要素。”
欲知更多升学情报,可拨打03-90197746或电邮至counselling@fsi.com.my。
本报通过电台指点迷津 教育展助厘清升学方向
2013-12-10 10:25
爱FM DJ赖语祥(左起) 和谢劲程与叶潍鸣和沈小珍畅谈莘莘学子的升学之道!
(吉隆坡9日讯)升学方向是取决于-正确的选择与态度相等于成功的人生,你很清楚知道自己要走的方向,却不确定是否做对选择?
配合即将于2013年12月21日及22日举办的“2013年南洋教育展”,《南洋商报》业务发展经理沈小珍与亚洲国际教育学院(AEA)总裁叶潍鸣硕士通过爱FM《爱‧四面八方》节目为学子指点迷津,先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美好的前程等着你!
沈小珍与爱FMDJ赖语祥和谢劲程分享有关教育展举办的多场专题讲座时表示,《南洋商报》与支持单位《升学情报》将在为期两天的教育展举办“升学抉择工作坊”,升学情报辅导中心主任叶福兴将以生动、活泼方式,引导中学毕业生思考与厘清升学方向。
60单位参展
“有意参与者可通过面子书(Facebook)、SMS或电话报名,我们也非常欢迎现场‘walk in’的学生与家长们。”
除了国内外大专院校约60个单位参展外,现场也有多项互动活动,例如蔡美金老师免费提供性向测验与生涯规划、升学情报工作坊、专人提供面对面个人升学/技职辅导、申请大学窍门讲座、专人讲解如何申请高等教育贷学金(PTPTN)、时下热门行业分享会、个别国家“热门科系”讲座、保送及就业担保技职教育。
她说,《南洋商报》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有意升学的学子们能提早了解本身的专长和清晰的了解自己想要就读的大专科系。
叶潍鸣鼓励青年 学习更多新知识
亚洲国际教育学院总裁叶潍鸣说,随着时代的转变,教育的程度不断提升,鼓励更多的年轻族群学习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自我,跟上时代的步伐。
他指出,在科技发达的现下,年轻族群可以通过科技产品来学习更多新的知识和了解更多的国际时事课题。
他也说,人生有很多选择,在完成11年的传统教育后,选择权就落在孩子的手中,这是关键性的一刻,接下来,一箩筐的选择将连续不断的涌来,因此拥有决策能力很重要。
《南洋商报》与《中国报》首次联办的“2013年南洋教育展”
于12月21日及22日,在吉隆坡太子贸易中心(PWTC)举行,时间从早上11时至傍晚6时。
亚洲国际教育:综合优秀课程 马中台应建教育平台
2013-12-23 08:35
亚洲国际教育集团总裁叶潍鸣(后排中) 与12位来自中国及台湾的大专大学代表交流; 前排左起为赵妍、杨雪、刘彦青、汪滢、胡东晔、金文及张继东。
吉隆坡22日讯)亚洲国际教育集团总裁叶潍鸣希望与中国和台湾的大学合作,在马来西亚搭建新的平台,促进两岸三地的教育与文化发展。
他说,通过这项合作可以将中国和台湾学院优秀的课程,引来马来西亚,让更多华裔子弟可以有升学教育的机会。
“我想在马来西亚办一所比较特殊的学院,一所综合大学,突破本地目前所有的传统课程,把中国与台湾各大学优秀的课程引来这里,综合在一所学院,为华裔子弟提供突破传统课程的选择。”
依未来市场培养人才
他补充,该集团在决定引入科系时,会依照目前与未来市场上人才需求决定。
他举例,就像交通科系,我国的交通情况如何众所周知,在未来一定会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来发展我国的交通领域,所以他也和北京交通大学合作,希望栽培这方面的人才。
叶潍鸣今天与12位来自中国及台湾的大专大学代表交流时,这么说。
出席此交流会的12所学院代表包括华夏技术学院副校长郭景致教授、景文科技大学招生中心主任许嘉仁、岭东科技大学国际与两岸交流中心主任邱一峰博士、东南科技大学国际与两岸交流中心主任郑辅仁、南荣科技大学招生处处长黄曙东博士、辅英科技大学研究发展处研发长蒋立中博士、孔子学院战略联盟部副总经理金文、大连理工大学综合办公室主任张继东、北京交通大学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主任刘彦青、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项目主管赵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学院杨雪及北京理工大学留学中心主任汪滢。
应仿效中国名校设校企
台湾华夏技术学院副校长郭景致教授在交流会时提到,有关许多中国名校都有校企计划,让大型企业与大学合作,在学生毕业后聘请该大学的毕业生。
叶潍鸣针对此事在交流会后说,他认为可以借用中国及台湾的势力,在马来西亚办校企计划。
“每个马来西亚的大专生在毕业后,不会面对失业的情况。”
另外,叶潍鸣也透露,目前国内汉语水平考试的考生都必须到董总笔试,所以通过这次的交流平台,他希望可以将孔子学院电脑化的汉语水平考试带入马来西亚,以方便本地学生可以在各自的学院,在同一时间考试。
出席这次交流会的中国与台湾大学都认为,两岸三地的教育与文化发展是一项很好的计划,让三地可以在教育发展领域互相请教,如中国的硬技职、台湾的阮技职和马来西亚学院的国际化。
Thank you for participating in 16th NEF (2013)
Thank you for participating in 16th NEF (2013)
亞洲國際教育集團(AEA) 由衷地感謝所有參展校在本次南洋教育展的全力支持及熱情參與。能和各位教育先進共同推動相關國際事務是我集團的榮幸, 亞洲國際教育集團(AEA)將繼續努力,期盼未來的教育交流互動來往能日趨精進, 友誼長存!
今年的南洋教育展雖已結束, 但本集團每年定期都會舉辦南洋教育展及其他學術交流、研討相關活動。讓我們共同以貴國教育體系的優勢:擁有成熟且完善的系統, 提供學生充實的教育與訓練及保障就業,共同延續華文教育。
此外,因應少子化的衝擊,也讓我們以華語教育為基礎, 共同創造東協十國華人教育平台,為學子取得更美好的就學、 就業前景。
得到貴校的參與及支持是我們最高的榮幸,我們相約「 第十七屆南洋教育展」再見!
世界在您眼前,AEA在您身邊
At Your Service at AEA
Wishing you happiness during the holidays and
throughout the New Year.
祝節日快樂,新年幸福。
葉濰鳴總裁暨亞洲國際教育集團(AEA)全體同仁 敬上
2013.12.24
Dear Colleagues,
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
Warm greetings from Asia
Educational Academy Malaysia (AEA). We’d like to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participation, your support in the previous Nanyang Education Fair 2013 .
We hope you had a fruitful
time at the event. Thank you.
The next Nanyang Education
Fair 2014, will be held on December, 2014 in Putra World Trade Centre(PWTC), Kuala Lumpur,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ors from China, Taiwan and other Asian countries.
Therefore,
Nanyang Education Fair will give you a wonderful experience in
recruiting Malaysia student who desire to study abroad and learn culture. Our
students are very talented in many different areas of the curriculum and are
looking for opportunities to study all over the world.
We hereby cordially invite you and your school
representativ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Nanyang
Education Fair 2014.
We look forward to meeting you in the Nanyang Education Fair 2014!
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
We wish you have a great new year!
Best Regards;
--
JerryYap CEO
--
JerryYap CEO
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
2013 南洋教育展,展前宣傳, 接受爱FM电台專訪
敬请各位老师;家长;同学们
本院(亞洲國際教育學院 AEA) 已經在9/12/2013 星期一下午六点(18.00)至七点(19.00)之间接受爱FM电台專訪,谈及关于技职教育新发展方向及有关南洋教育展。(网站收听为): http://www.aifm.net.my/ 或收音机(中马89.3)
本院(亞洲國際教育學院 AEA) 已經在9/12/2013 星期一下午六点(18.00)至七点(19.00)之间接受爱FM电台專訪,谈及关于技职教育新发展方向及有关南洋教育展。(网站收听为): http://www.aifm.net.my/ 或收音机(中马89.3)
出席由《南洋商报》主办的高等教育圆桌会谈
来自各教育机构的专人出席由《南洋商报》主办的高等教育圆桌会谈, 探讨莘莘学子的升学方向。左起为陆培春、《南洋商
报》副刊副主编张丽玲、业务发展经理沈小珍、叶潍鸣、林丽君及亚洲国际教育集团市场主任黄佩珍。
17岁的你刚结束中学生涯,准备踏入第三阶段的学业,你规划好了吗?或是,由父母替你规划呢?
一旦中学毕业后,你会来到一个三岔口,分别通往就职、本地升学和出国留学之路,所做的每个选择都关乎你的未来,是一个关键时刻;然而,成绩固然重要,但品格发展也不能忽略。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生所有的能力都必须排在态度之后”。
没错,升学方向是取决于———正确的选择+态度=成功的人生。
让孩子自己决定
配合“2013年南洋教育展”造势活动,主办单位《南洋商报》特别邀请留日中心社长陆培春、亚洲国际教育学院(AEA)总裁叶潍鸣硕士及英国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分校(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市场行销与招聘部经理林丽君,举办一次别开生面的高等教育圆桌会谈,探讨中学生的升学方向。
现今存在着两种现象,虽说升学应该由孩子做选择,但许多父母依然不放心,无论如何都要“插一脚”为孩子做决定;或者,孩子本身没有任何主见,任由父母做决定,只要在开课那天报到就好……上述两种现象导致的结果就是,一个应该迈向成熟阶段的孩子失去了该有的独立自主能力。
方向和目标●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市场行销与招聘部经理林丽君
由于在工作上必须时常接触学生和家长,林丽君道出常见的情况。该大学有提供衔接课程和学生交流计划,约需半年至一年的时间,而家长也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供孩子出国留学,但却不舍得孩子离开身边。
“有些父母嘴巴上说要让孩子学习独立,却依然无时无刻在当‘保姆’,包括陪孩子来询问课程详情兼当发言人、替孩子填写申请表格、每天早上给住宿舍的孩子‘Morningcall’等等,孩子也享受这种受保护的感觉,任由父母‘打点’自己的一切。”
大部分人认为,优秀生肯定是一早做好了升学规划,清楚自己的方向和目标,这可不见得哦!
她指出,对一些选科毫无头绪的学生,咨询员会从科系方面下手,根据他们的能力推荐合适的课程;然而,也有一些优秀生对未来方向感到迷惑,相信是因从小到大都依赖父母做决定,以致失去独立行动思考、增长知识经验的机会。
“成绩平平的学生不代表以后没有成就,优秀生不代表以后一定有成就,这关乎态度的问题。我认为,到国外留学有助于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无论成绩优秀或否,父母都不应该抹煞孩子出国留学的机会。”
就职后的发展
谈到态度的问题,林丽君表示现在的工作机会并不少,但许多家长和毕业生都在意薪金的多少,却看不到眼前的机会。
“他们的想法是,既然花了超过10万令吉供孩子升学,毕业后当然要找到‘值回票价’的工作才划算。我不鼓励如此,毕业生找工作应该注重于就职后的发展,至少用1年至2年的时间尝试;就算以后换工作,薪金也有大幅度提升的可能。”
语言沟通●陆培春留日中心社长陆培春
陆培春早在1973年到日本留学,当时热门的科系是建筑系、造船工程等等;反观如今,热门的课程都是以数码艺术居多,包括动漫、数码绘画、时装设计等等。
以前大部分的大马留日生都来自清寒家庭,所以都是以半工读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现在不同了,为了使留学生活更加充实,日本准备了多项奖学金等经济支援制度,来减轻留学生经济上的负担。
“目前,日本有不少大学实施30%、50%、70%的大幅度学费减免,甚至不难见到学费减免率高达100%的情形。各校减免率不一,也有需要通过考试才能获得高减免率的大学。留学生也可以选择半工读赚取额外零用钱,懂得做金钱规划的话,还可以储蓄一笔钱。”
日本各大学每年都有提供不少奖学金,但却鲜少大马学生问津,相信是因为有关讯息的覆盖面不够广。他鼓励有意到日本留学者可以申请奖学金,解除对学费的顾虑。
留学日本无需担心语言问题。对于通晓中文的华裔而言,从日文中参杂的汉字便可大致明白其中的意思;不谙中文的巫裔或印裔同胞会有一点难度,但并不是一个大问题。只要熟悉环境后,自然就能适应并与当地人沟通。
“到日本留学前,我们会安排3个月的日文基础班,让学生学习基本日语会话和日文写作。尽管有些大学是使用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但既然选择到日本留学就是要学习当地的语言和文化,不必过于担心语言不通。”
平衡发展
日本是一个竞争力强的国家。所谓“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除了科技技术外,从一些生活小细节便能看出日本民族的伟大精神,他们抱持的自律、精益求精、努力向上、创新与创意的精神是值得留学生学习的,这有助于他们找到人生的目标,个人的软技能和硬技能达至平衡。
他指出,无论在大马的学术成绩如何,日本大学的入学资格是以在日本第一年基础班的考试成绩为主。一直以来,有很多公司企业向他表示要招聘大马留日生,却一人难求,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90后的年轻人应该抱持一种独立精神,不要过于依赖父母。国外留学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而机会是要自己争取的。”
不用担心学费●亚洲国际教育学院总裁叶潍鸣硕士
叶潍鸣分析目前台湾和中国的留学趋势。对技职课程或服务业感兴趣者,台湾是不二选的中文为主国家,在商业、生物技术、餐旅、烘焙、厨艺、资讯、传播、多媒体、美发、美容、景观、农业、牙科技术、游戏设计等等的专业培训都很强。
中国的科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甚至登上世界排名三强内,成了培训相关专业人才的热门国家之一。
“一个缺乏科技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国家,将对国家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从去年开始,我们鼓励学生多往科技信息技术领域发展,因为太多人选择技职教育了。中国在海陆空系统、电脑信息监控等等方面很强,我们目前正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目标是培训全球超过1万名的铁路系统专业人才。”
加强物理和数学知识
无论是理科生或文科生,只要成绩有5科及格或3科优等以上都符合中国的基本入学资格。不过,若要修读有关科技技术课程,学生的物理和数学知识要强,但大部分的大马学生往往在这两科有待加强。
“我们的目标对象是中下层的学生群,在学术成绩方面不太理想;有鉴于此,我们会先提供6个月的密集培训,邀请中国的伙伴大学教授或留学生授课,为学生到中国留学做好准备。”
你知道吗?中国的大学每年都有约500份奖学金供大马学生申请,可是每年只派出约300份,其余的200份无人问津,实为可惜。他鼓励有意留学中国的学生多加留意和询问有关奖学金的资讯,不要因为担心学费的问题而错过了留学的机会。
“通过我们保送到国外留学的学生毕业后将有一年的工作保证,期满后可以自行选择留下或另寻工作。大马人的优势是通晓多种语言,而且可以适应多元文化,在国际市场非常受欢迎,雇用率很高。”
升学抉择工作坊 透过心理测验寻找未来职业方向
配合《2013南洋教育展》,现场将举办“升学抉择工作坊”,欢迎SPM/STPM/独中统考毕业生或应届毕业生踊跃参与,认识自已多一点,并找出适合本身的升学管道。中学生、家长及公众人士也欢迎出席。
这是透过心理测验、让参与学生寻找未来职业方向,透过抉择平衡单,选择眼前的升学路,也比比看升学管道,找出最适合自己的课程与学校。
工作坊活动带领人是升学情报辅导中心主任兼讲师叶福兴,他也是马来西亚注册与认证辅导师。毕业于博特拉大学心理辅导硕士;具有8年大专院校与社区辅导工作经验。
这项由升学情报辅导中心所提供的升学抉择工作坊,日期是在12月21日(星期六),时间是下午1时至3时半,在吉隆坡PWTC第4层南洋教育展会场内举行。
《南洋商报》与《中国报》首次联办的2013年南洋教育展,将于12月21日及22日,在吉隆坡世界太子贸易中心(PWTC)举行,除了国内外大专院校约60个单位参展外,现场也有多项互动活动,例如性向测验,生涯规划,热门科系、申请大专奖贷学金窍门等课题讲座,欢迎家长陪同参与。现场还有派送《升学情报2014年特大号》。
亚洲国际教育学院 (AEA) 也参与《2013南洋教育展》,学生或家长可亲到会场了解课程详情,(AEA 來台留學招生及委培合作機構展位號碼:01)
資料來源:
訂閱:
文章 (Atom)